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川渝管网输气枢纽站适应性改造工程(重庆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名称: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
地理位置:各输气站分别属于重庆市忠县、万州区、长寿区、梁平县境内,具体地址如下:
忠县站:位于重庆市忠县忠州镇灯树村
万州站: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峰镇相思村三组
石桥站: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李林村
屏锦站: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万年村
渡舟新站:重庆市长寿区
联系人:唐璐瑶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项目名称:川渝管网输气枢纽站适应性改造工程(重庆段)
项目背景: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及相关设计规范不断更新,输气站设置ESD系统已成为一项明确规定,故部分输气站场已不满足《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等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为完善站场ESD系统,提高站场安全等级,确保站场在事故状态下安全受控,有必要对川渝管网输气枢纽站进行适应性改造。
(三)报告编制人员;
人员分工 |
姓名 |
职称 |
项目负责人 |
张华东 |
主任医师 |
报告书审核人 |
袁方 |
副主任医师 |
报告书编写人 |
冉瑞红 |
医师 |
|
曹磊 |
主治医师 |
|
杨迪 |
工程师 |
(四)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振动、高温、X射线、超声波、紫外线等,涉及的工序包括管沟挖掘、管道铺设、管道防腐、管道焊接、管道探伤等。高温主要为夏季室外作业时存在。
运行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其中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为天然气中的杂质,由于管道中输送的是经过净化后的天然气,因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含量较低。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主要存在于装置内部,正常情况下作业人员基本不接触。
另外,柴油发电机运行时可产生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危害因素。
(五)评价结论;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本项目属于“管道运输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属一般。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2016年4月1日,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川渝管网输气枢纽站适应性改造工程(重庆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经充分、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技术材料等描述完整、准确;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较为全面、客观、准确;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型判定准确;
4.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正确;
5.对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符合要求;
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提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建议基本合理、可行,能满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要求;
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结论正确。
专家组同意通过《评价报告书》,《评价报告书》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并经专家组组长确认后,依程序上报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