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重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4-01-18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行政办

2023年,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亮点及2024年工作重点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制度治党、制度管党,理论武装实现常态化,组织生活实现制度化,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建立赛马比拼机制,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为全市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多病共防成效显著。一是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20231-11月,全市报告甲类传染病霍乱2例,顺利做好全市新冠第二波疫情防控,全面推进2023/2024年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流感哨点医院监测实现区县全覆盖,在5个区县开展13种呼吸道多病原监测。顺利推进鼠疫、霍乱、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克雅氏病、登革热、狂犬病、乙肝、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病等10余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任务。二是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借助平台优化管理。完成川渝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基于七张报表(赛马)工作机制,保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继续开展适龄女生HPV接种项目;指导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门诊和破伤风门诊建设;信息系统迭代升级,推广使用HPV排队预约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系统;首次开展以注册为目的的疫苗临床试验项目。三是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全人群艾滋病检测率显著上升。四是强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圆满完成地方病三年攻坚“回头看”,巩固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成果。五是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建成互联互通的慢性病监测平台,第一批与第四批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国家复评审,在全国率先开展覆盖所有区县的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开展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前期筛查与干预,降低主要慢性病发病死亡风险。六是圆满完成公共卫生监测项目工作。组织实施了8项环境危害因素监测项目,成功申报全国城市污水公共卫生风险监测试点。编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已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联合发布。高质量完成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对全市41个区县职业病防治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国民营养、食品风险监测和食品标准管理等工作有序推进,新立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3项,成功发布3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区县监测覆盖率100%顺利完成2022-2023年度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调研新冠疫情后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学生健康状况及近视防控等问题,形成学校卫生专刊上报。

(三)实验室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一锤定音作用。先后完成新冠、诺如、疑似霍乱等疫情检测工作。二是顺利通过BSL-3新冠和猴痘病毒实验活动资质评审。开展猴痘病毒分离培养,首次成功分离出毒株。三是在重庆首次开展莱姆病、蜱传斑点热、无形体病、埃立克体病、土拉热等蜱传疾病及恙虫病的监测工作,建立了蜱传病原体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了蜱传疾病实验室监测和疫情识别能力。四是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重庆市菌毒种(生物样本库)保藏中心等筹建工作。五是持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和血清学调查。开展污水监测400余份,完成5286份新冠血清学调查。六是参加多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开展了全市疾控系统食源性致病菌、新冠、流感;全市医疗机构和疾控系统的HIV筛查、CD4、HIV-1病毒载量等多病原能力验证,进一步提升了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力。七是理化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持续有机污染物检测能力提升,建设了持续有机污染物检测实验室,建成西部地区疾控系统首个二噁英检测实验室。聚焦生活饮用水标准修订,开展全市生活饮用水检测技术培训,提升全市生活饮用水检测能力。

(四)新址搬迁稳妥有序。11月中旬,中心一期迁建项目完成包括消防在内各项验收,经过前期精心筹备工作,中心立即启动搬迁工作。11月底,除涉及实验室的业务处所、中心疫苗库房外,其余部门均已全面搬迁至新址并正常运转。

(五)压实责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是继续推进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大安全体系防范能力持续增强。二是切实做好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安全专项工作任务。三是持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中心人防、物防、技防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中心反恐防爆管理及内部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五是新院区安防基础设施建设符合预期。

(六)全市疾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等级疾控机构创建取得突出成绩,成功创建万州、涪陵、南岸、江津等4家三甲疾控机构,完成渝中区、沙坪坝区等9家疾控机构现场评审和验收。二是全面推动基层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基层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亮点

(一)数字疾控建设纵横贯通、提质增效一是破除信息壁垒,医防协同全流程贯通,实现“一次对接、一直使用”。全国首创“一次对接、一直使用”的医防协同智能监测模式,实时监测院内诊疗活动,自动触发报病流程,解决医防不协同、瞒报迟报漏报难监管等卡点、堵点、难点问题,现在从传染病拓展至重精、食源性疾病及慢性病监测等疾病监测领域。二是“社会渝悦疫智防控”应用纳入“一本账”管理。基于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构架,围绕传染病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核心业务,谋划的“多渠道监测、多点触发触发预警、多部门协同处置、多维度总结评估”4个多跨应用场景,核心场景已上线运行。三是汇聚全量数据,助力医检互认,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利用”。运用微服务、实时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构建“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全量归集全市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疾控中心的医学检验数据,高效支撑全市检验结果互认、医生端跨院调阅、公众查询服务和传染病病原监测等工作。

(二)聚焦川渝新发展,推动疾控建设一体化走深走实按照聚焦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点方向工作思路,各项工作由面上铺开纵深推进、纵向改变发展。2023年川渝两地疾控提出的21项要点工作,已完成20项,部分完成1项。川渝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重大疾病防控、信息化建设、科研等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共建有毒植物(含野生蘑菇)中毒案例库成功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2023-2025年重点合作项目清单。《川渝地区流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协同管理服务工作方案(试行稿)》正式印发,在全国先行探索流动艾滋病感染者协同管理工作机制。

(三)聚焦赛马比拼,激发疾病防控能力提升活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高质量高标准承办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川渝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和重庆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能竞赛。在全国寄生虫防治技能竞赛中,重庆队获得优秀组织奖、团体综合三等奖、个人理论三等奖;选拔队员参加全国地方病防治技术竞赛,获得理论三等奖。

(四)聚焦育才引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的“333”人才工作路径在国家疾控工作会上交流引发热烈反响;修订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高端人才引培机制;目前中心拥有博士15名,另有在培博士6名;柔性引进2名国家二级专家,引进二级专家累计达到9名。

(五)聚焦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援藏援疆职业病防控工作。一是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帮扶工作,赴西藏拉萨市和昌都地区开展放射卫生技术指导;二是升级改造重庆市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职业病一件事建设;三是圆满完成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获全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先进单位和重点职业病监测先进单位。四是协办全国第十七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会大会及全市首届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技能大赛

三、2024年工作重点

对标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和新重庆建设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强化川渝疾控一体化建设和数字疾控建设,不断提升疾控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科研能力,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以六化为路径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抓好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新址宣传文化建设,打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疾控文化高地;建立基层党建督导员制度,持续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以五项先锋引领载体建设为抓手,打造支部堡垒、发挥先锋作用,为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深入开展渝疾控一体化建设。制定2024年川渝疾控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不断加强川渝两地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合作交流、数据信息共享、疾控体系改革和能力建设的相互沟通融合。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协同管理服务、计划免疫信息共享互认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三)按期稳妥有序完成疾控新址整体搬迁工作。重点做好微生物、理化实验室搬迁,做好PSL3实验室搬迁及改造升级建设,做好疫苗库房、应急库房等改造工作。20243月份全面实现疾控一期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对标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要求,高标准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四)加强多病共防,统筹做好冬春疫情防控工作和各类疾病监测工作。持续做好我市新冠防控各项工作,强化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动态监测及多病原监测工作。深入推进鼠疫、霍乱、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登革热等10余项重点传染病监测,保质保量完成监测任务。持续强化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艾滋病、地方病、职业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五)持续提升疾控能力。一是公共卫生监测评价能力。全面完成各项专项监测任务,提升综合监测能力,加强数据的内外共享,深入挖掘监测数据,加强政策转化。二是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运行和优化社会·渝悦·疫智防控系统多部门协同处置和多维度评估模块;创建国家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完成风险评估技术规程和应急物资储备两个地方性标准制定。三是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不断完善BSL3实验室的建设,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制度建设。四是疾控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能力,进一步推进“社会.渝悦.疫智防控”应用建设迭代升级。继续优化系统建设,实现重点传染病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切实发挥信息化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支撑作用;五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以成渝双层经济圈为发展基础,联合贵州、云南、广西省级疾控中心成立“西部科研联盟”,共商共建共享,推动西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申报和科研项目横向合作工作;搭建全国一流的科研管理系。六是提高现代疾控人才培养能力。启动春苗计划,通过自立项项目,培养3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七是智库战略决策咨询服务能力。充分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专家作用,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八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布局,参加海外实验室、海外研究基地、海外联合培训和评估基地建设,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重庆方案,贡献重庆力量。

(六)落实责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强基础,不断规范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二是抓重点,有力推进专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三是建平台,全面实现中心安防管理智能化。四是保安全,有序做好新址搬迁各项工作。继续完善新中心基础建设,对迁建项目一期的功能持续优化,确保新中心硬件、软件设施、环境条件满足运行需求。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