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我市自2011年发现首例本土病例后,疫情呈持续上升态势,2024年报告病例较2023年增长46.81%。为应对疫情变化,有效提升布病疫情的防控效率与质量,我中心于2025年3月19日召开了重庆市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研讨会。中国疾控中心鼠布基地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宋静宇、副主任段天一、布病研究室主任王赢,市疾控局免疫规划处副处长兰利萍,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黄邦成,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华东,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钟平,党委委员、副主任季恒青,市动物疫控中心主任曾政,以及地寄所专业技术人员和重点防控区县技术骨干共30余人参加了研讨。
会议由黄邦成主持。曾政介绍了重庆市畜间布病防控工作,自2002年开展畜间布病监测以来,检测范围已覆盖牛、羊、犬等7类动物,2015年后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持续攀升,阳性区县数量逐年增加。针对这一态势,他建议通过启动防控专项行动、强化对政策决策者和高风险人群宣教、扩大监测覆盖面等综合防控措施,来提升畜间布病净化成效。
市疾控中心周春碚汇报了我市一起由生产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引起的暴发疫情,完整还原了病例搜索、样本检测、假设验证及控制措施实施等全流程处置细节,为疫情处置提供了科学参考。沙坪坝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支倩通报了辖区内布病防控工作情况,详细剖析了一起涉及主城多区布病聚集疫情案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疫情扩散与跨区域畜产品流通监管漏洞存在关联,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合川区疾控中心副主任荆德智则分享了辖区防控经验,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重点场所和高危人群的监测、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以及广泛宣教等取得了防控实效。
最后,黄邦成作了总结讲话,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布病的流行特征和传播模式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传统的防控手段和方法已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防控需求,需强化区域协作、规范处置流程、优化防控策略,来有效遏制布病疫情扩散态势。
与会专家围绕我市布病防治工作展开积极交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专业见解,针对西南非传统牧区布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开展了深入研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