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1
  • 2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动态信息 > 工作动态

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智能化干预与全程健康管理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慢病所     发布日期:2025-04-30

image.png

为不断优化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模式,推进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风险评估、智能化干预与全程健康管理,全面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水平,重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于2025年4月25日组织召开了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风险评估、智能化干预与全程健康管理工作研讨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室负责人陈晓荣研究员、颜流霞副研究员莅临中心调研指导。来自主城区九个区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相关项目负责人与专业技术人员等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慢病所丁贤彬所长主持。丁贤彬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参会人员与主要目的,希望国家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给予重庆市更多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随后,丁贤彬就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现状与变化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风险评估和智能化干预平台建设与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工作未来发展思考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重庆市慢性病信息化平台是包含慢性病监测、慢性病筛查干预、医防协同、伤害监测预防与老龄健康为一体的慢性病综合管理平台,平台的建立为开展主要慢性病、老年人与伤害防控工作提供支撑,重庆市已开发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风险评估和智能化干预平台,后续将加强应用与推广,推进心脑血管疾病的机会性筛查、病例报告、随访管理和相关项目工作同步开展,将辅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为风险预测、智能化干预和信息抓取提供助力。同时演示了重庆市慢性病监测平台、医防协同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智能化干预平台建设和应用情况。

与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重庆市慢性病监测管理平台的建设现状,对平台的组成架构、应用、数据互联互通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各区县专业人员从基层项目开展、信息化平台运用、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陈晓荣研究员就重庆市信息化平台与未来工作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优化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路径与干预方法,推广成熟的筛查和防控技术,惠及更多的人群;二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监测,构建全链条的心血管疾病监测体系,形成重庆市当地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加强项目合作,探索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多源数据的整合和数据利用。颜流霞副研究员就筛查干预路径设计、健康处方推送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通过本次研讨会,系统回顾了重庆市既往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方面进行的探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梳理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完善重庆市智能化慢性病信息化平台,加快慢性病大数据的转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