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控事业的每一个角落,彭靖尧的身影总是充满坚定和踏实。他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人物,却是实验室里和病毒搏斗的无名英雄,是乡村振兴中的年轻领路人。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用青春与热血与实际行动书写着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图1 彭靖尧(左一)与队员准备进入核心区开展应急检测
扎根实验,用专业守护健康
提到彭靖尧,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常年奋战在实验室中,专注与坚毅并存的背影。他总说:“实验室就是我的战场,我的职责就是让每一个病原无处遁形。” 彭靖尧并非高谈阔论的人,他的方式是脚踏实地。他的战场,是那些平常人几乎无法触及的微生物世界。面对那些充满危险的样本——粪便、痰液、呕吐物——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抢着干那些脏活累活。实验室的空气沉闷无声,在这里,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每一个细节,只为了一个目标:让病毒无处可逃。他从不把工作当成任务,而是将每一次检测视为一场战斗。在P3实验室,他累计完成各类检测超100万项次。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他对人民健康的默默守护。2014年,当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时,他与同事夜以继日,迅速完成了埃博拉病毒的P3实验室检测扩项,也成功完成了重庆市首例埃博拉留观病例的检测,为全市防控工作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面对这种全球高度关注的致命病毒,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是越发坚定。从埃博拉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再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他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不喊苦,不畏难,只是默默耕耘在那方实验室里,面对病毒、面对风险,他的坚守始终如一。
逆行无畏,用行动筑牢防线
他深知,每一次检测都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健康,疫情期间,面对阳性标本复核的繁重工作,他不眠不休地复核,确保检测结果精准无误。得知湖北急需支援,他主动请缨,成为首批援鄂专家,帮助当地疾控队伍迅速提升检测能力。回到重庆,他继续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推动建立应急检测实验室,并成功推动了P2移动检测车的使用。而重庆市首例新冠病毒毒株和全国首例印度变异毒株的分离,正是彭靖尧与同事们通宵达旦奋战的成果。
勇担重任,用热血振兴乡村
2023年,彭靖尧主动请缨,来到合川区双槐镇石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实验室里的技术专家转身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他迅速进入角色,走访调研村情民意,倾听村民们最切实的需求,完成各项服务100多次。他推动水源网络改造,让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他联系专家,带来养殖技术,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扑灭初期山火、帮助村民维护合法权益、转移洪涝涉险群众、创建“五色石碑·和善向上”党建品牌......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他带着团队解决了一件件实际问题,从积极推动中医义诊下乡、帮助贫困学生就业到为为石碑村安装路灯。在一件件为村民的实事不断落实后,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这个书记年轻,但实在!”
图2 彭靖尧(左一)与村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打糍粑
锐意创新,用科研推动进步
彭靖尧不仅专注于实验室里的检测工作,还是一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科研工作者。他担任数本期刊的审稿专家,受邀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硕士生导师,带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科研人才走进疾控。近年来,他主持了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3篇,编写专著1部。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每一个科研项目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彭靖尧明白,疾控工作不能止步于眼前,更要为未来做好准备。他和同事们成功申报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旨在为未来的检测与防控提供更多的可能。
(通讯员 刘芝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