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关键期,您是否已经把每天一早翻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疫情”当成了习惯?不断变化的新增病例数、累计病例数、疑似病例数,每一天都牵动着重庆人民的心。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重庆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分析组所有成员的智慧、担当和坚守。
早在重庆市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前,重庆市疾控中心就成立了流行病学分析组,由流行病学专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李勤担任技术负责人,卫生统计学博士沈卓之为组长。自小组成立以来,这十余人的硕博士团队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忙碌着,大家也许都在好奇,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呢?
网络审卡,确保数据准确性
针对医院上报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负责网络审卡的同志需要全天不间断、每隔2小时审核病例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即刻联系上报单位核实。0点、2点、4点、6点、……,谁没有疲惫不堪,谁没有睡眼惺忪,只是他们用自己的无眠夜,确保了疫情数据的准确,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疫情发布,每日数次勤更新
为了让老百姓能最及时的看到每日疫情数据,他们必须在0点、9点、12点、16点、20点分5次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上报,这份0点报告就是大家每天早上看到的 “疫情头条”。徐佳薇说,每当0点敲响,以最快的速度下载、分析、写报告,手都在颤抖。因为她颤抖的不仅是作为技术人员精准报告的职责,更是事态严重对全民防控关切的医者仁心。
精读报告,理清疫情传播链
在疫情系统里,每一份区县上传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都凝聚着各区县疾控中心、社区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大量心血,每一份报告都是流调员们智慧劳动的结晶。对着沉甸甸的流调报告,流行病学分析组的专家们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在字里行间寻觅着可能的传播线索。他们深知,这一条条传播链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户户期盼平安的家庭。
深度挖掘,诠释数字绘图表
通过已审核的病例数据,他们会进一步深度挖掘,用专业的知识进行分析。这分析不只是统计一共多少确诊病例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全市及各区县的每一例新增病例、每一起聚集事件的感染来源、流行特征、就诊确诊及时性等各类指标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他们用敬业和专业解析了串串数字背后的真实疫情,用张张图表诠释了当下的疾病态势。用组长沈卓之的话来说,数据就是我们的战场,提前一分钟分析完数据,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住肆虐的瘟疫。
预测研判,支撑政府做决策
如果你认为疫情报告里只有你看到的一小段,那就真小看了这个硕博专业团队了。在每天一份不断更新的20多页的报告里,包含了至少5千字、30个图表,凝结着大家辛勤和汗水,也凝结着大家的奉献和初心。疫情当前,这间忙碌中稍显杂乱的大办公室,来过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来过国家卫健委领导,各级领导对他们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数据精准,预测有效。因为他们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份报告都是为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推进我市应急体系及措施的不断完善,为政府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的科学依据。
连续超负荷工作数十天的他们,眼球上已布满血丝,因为没有轮岗,没有替换,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岗位上的唯一。很多时候,要了解最新疫情报告,他们会清晨6点到岗;更多时候,要用最新数据指导各区县部署防控,他们会凌晨1点离岗。那天,李小平做完分析想站起来活动活动,可是她已经累得站不起来,但她说,既然站不起来就坐着继续干吧。油垢的刘海,倦怠的眼圈,口罩后的蜡黄面容,已经是他们的标配形象,作为技术负责人的李勤所长是看在眼里的,每每说到队员们如何带病到岗时,眼中都饱含泪水,她心里也是千般怜惜,万般无奈。
为人父母的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为人子女的他们,把孝心尽给了人民。不是没有担忧,不是没有恐惧,但为了守万家于平安,防疫情之蔓延,他们把神圣职责扛在肩上,把百姓健康装在心间。
如果说冲锋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是最美逆行者,那么这支十余人的数据分析团队就是抗“疫”战中的幕后英雄。有人说,这世间哪有什么真英雄,是啊,他们只不过是坚守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而已。
新增确诊病例数字是凉凉的,可数字背后的故事是暖暖的。
撰稿:邹钦培
编排:杨楣
审稿: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