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是埃博拉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最高可达90%,是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
(一)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以前称“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以感染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如猴、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本病病死率高,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针对人类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仍处于研发阶段,全球尚无经过批准上市、对人类安全有效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二)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导致埃博拉病毒病的病原体,最早发现于1976年。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五种型别,包括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和莱斯顿型,其中前四种可导致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罹患埃博拉病毒病,第五种(莱斯顿型)只能引起人类隐性感染但不致病,但可引起非人灵长类动物发病。
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证据,果蝠(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三)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接触传播是本病的最主要传播途径。健康人通过接触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和被感染动物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
(四)哪些人容易感染埃博拉病毒?
人群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感染人群主要为成年人。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1、密切接触患者而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医务人员;
2、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
3、在葬礼上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送葬者;
4、在埃博拉病毒病流行地区,接触过可能携带埃博拉病毒或者发病的动物或动物尸体者等。
(五)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急性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部分患者更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
该病的潜伏期为2~21天,常见的潜伏期为8~10天。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六)在什么情况下,怀疑自己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病?
目前我国尚无埃博拉病毒病的病例报告,也无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果蝠),因此发生该病的可能性较低。
当你在过去的21天内,具备以下情况之一时:
1、与已知/疑似携带埃博拉病毒的人员接触过;
2、去过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的地区;
3、接触过埃博拉病毒病流行地区的蝙蝠,以及猴、大猩猩和黑猩猩等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或动物尸体。
并且出现发热,或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或不明原因的出血等相关表现,应立即就医,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七)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病?
在前往埃博拉病毒病流行地区旅行时,个人预防的关键是避免接触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和病死者尸体,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如蝙蝠、猴、大猩猩和黑猩猩等)或动物尸体。此外,个人应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一旦出现疾病的症状及时就医,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