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曾经严重危害重庆人民群众的健康,制约经济发展,重庆市疟疾流行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流行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散发状态。在全面、系统防治前的流行呈现地方性流行与暴发交替出现。历史记录显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庆疟疾流行,近半人口患病。1940~1945年间,沙坪坝歌乐山四郊恶性疟病人数大增,病死率达到7.7%。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发过4次较大流行,流行年中,最高年发病率分别是1954年(109.34/万)、1963年(45.80/万)、1970年(40.87/万)、1983年(19.37/万)。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曾有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流行。疫情波动大,此伏彼起,辗转流行。20世纪50~70年代,重庆市所有区县均有疟疾发病,疟疾普遍流行。
图1 1950~2011年重庆市疟疾发病情况 |
(一) 降低发病,减少危害阶段(1951-1960年)
1951-1960年,是疟疾防治初期,当时疟疾普遍流行,危害严重。由于我国处于新中国刚成立之际,防治组织不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目标是降低发病,减少危害。首先是组织疟疾防治队,继后各区县相继建立防疫机构,一方面开展疟疾疫情调查,建立了疟疾疫情报告制度,发动群众报告疫情,查明疟疾疫情,同时采取了防蚊灭蚊的媒介控制措施。在调查的同时采用阿地平、扑药母辛、环氯胍、奎宁等药物治疗病人,并在部分地区试点采用氯喹、伯氨喹治疗病人。各年的发病数均较上年有所减少,1960年全市发病率降至7.18/万,发病人数减少到195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1954年下降了14倍,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解放初期疟疾在我市猖獗流行 |
卫生员正在触摸肝脾普查疟疾 |
群众座谈核实防治建设 |
地、县防疫人员深入疫区了解疾病流行情况。 |
疟疾防治工作技术培训 |
原武隆县卫生防疫站疟疾专业人员捕获疟疾媒介 |
解放初期开展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翻缸倒罐消灭蚊虫幼虫。 |
全民预防服药,乡村卫生员、保健员送药到手,全程看服,关心病人。 |
为根治疟疾,卫生员坚持送药到手,看服下肚。 |
原武隆县防疫站疟疾专业队伍合影照 |
感谢武隆疾控提供本期宣传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