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性肿瘤的前世
职业性肿瘤的历史可追溯到1775年,英国著名的外科医生Percival Pott发现扫烟囱工人阴囊癌的发病率高,认为可能与接触烟囱中的烟尘有关,这是首次提出职业与癌症的关系。
二、职业性肿瘤的今生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根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5407例,其中职业性肿瘤79例。
三、我国列入法定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性肿瘤有以下11种:
四、常见的职业性肿瘤有哪些?
肺癌、皮肤癌、间皮瘤和膀胱癌是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矿厂工人、石棉厂工人、冶金厂工人、煤炭化工厂工人易患职业性肿瘤,尤其是接触砷、石棉、氯甲醚类、煤焦油类物质、铬等。
五、诊断职业性肿瘤的4个要求
1、职业暴露史明确:有明确的致癌物长期职业接触史,排除非职业暴露为主要因素;
2、临床诊断明确:必须是原发性肿瘤,肿瘤发生部位与所接触致癌物的特定靶器官一致;
3、累计暴露年限符合要求;
4、符合职业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潜隐期要求。
上述提到的累计暴露年限(years of accumulative to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即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某致癌物的总年限数。潜隐期(latency)是指从接触致癌物到确诊该致癌物所致职业性肿瘤之间的间隔时间。如诊断苯所致白血病时,苯作业累计暴露年限需达到6个月及以上,潜隐期达到2年及以上;诊断石棉所致肺癌时,石棉粉尘的累计暴露年限需达到1年及以上,潜隐期达到15年及以上。
请告诉身边的家人,如果在工作中接触以上致癌物,应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皮肤、肺和膀胱等重点部位应做详细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