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重庆市已经建成2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个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目前有8个区县未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逐步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慢性病防控气氛,充分体现了“健康融入万策” 。《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集》编委会挑选部分区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重庆疾控平台编发,希望能总结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经验,推广应用成熟的做法,有利于各地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模式与措施。
————————
如何织密群众健康网络?面对这道考题,渝北区创新提出了健全三级健康科普网的概念,完善区、 镇街、村居为纵向,医疗卫生机构、学校、行业和公共场所等单位为横向的健康科普网络体系,并配备一批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开展了多项关于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科普活动,让身在“健康网”里的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相关服务。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为辖区群众特别是慢性病患提供更加多样的科普健康知识服务
万事开头难,面对一项全新的工作,渝北区在顶层设计上大做文章,加快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鉴于辖区居民健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渝北区区级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根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渝北区居民特别是慢性病人群的实际需求,以机制创新为立足点,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并在征求健康卫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科普服务供给保障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公共供给必须适应公共需要”这一供求关系理论要求。
(二)推行三级科普网络建设,打通服务慢性病患者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还是方便很多了,社区专门设置了健康科普宣传栏,我们想知道的一些健康知识上面都有。” 说话的是龙山街道余松路社区的居民林雪梅。据林雪梅介绍,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服务,该街道与市中医院结对共建,定期邀请市中医院医生前往街道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最近,该街道就举办了一场关于女性健康知识的讲座,邀请的主讲人是重庆市著名中医夏敏。“要是在平常,我们自己去医院,可是要排很久的队。”林雪梅说。
为了实现基层健康科普网的有效对接,渝北区由卫生健康委牵头,搭建了由区到镇街再到村级的三级科普网络。在整个网络中,区级部门负责整个网络架构,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确定各级网络单位应该履行的职责和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并建设面向渝北居民的健康服务中心,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在该中心,渝北区居民可以查询到慢性病防治、重大疾病就诊、传染病预防、普通健康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街道和镇,设立第二级健康科普网络,主要负责本辖区内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规划制定、重点工作、具体措施,并督促下级村社实施。村居和社区为第三级网络,在这级网络里,社区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定时开展各类健康科普知识活动,通过网格入户等方式,把健康知识真正送进居民家中,实现渝北区所有村居全覆盖。在完善纵向网络的同时,也要构建以医疗机构为支撑,覆盖学校、行业和公共场所的横向健康科普网,由医疗机构提供资源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前往各个学校、行业、公共场所,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让健康科普知识真正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三)充实健康科普队伍,建立健康科普人才资源库
2019 年 3 月,在龙塔街道紫园路社区会议室,社区邀请了龙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作为该社区的健康科普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春季养生课,传授春季养生技巧。讲座中,医生从春季特点、春季养肝、春季养生、春季防病等四个方面提醒居民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心态,不盲目吃药,不滥用保健品,科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管住嘴,迈开腿”。此外,还特别提醒居民要预防传染病, 抓住传染病流行当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等环节,为自己及亲友的身体健康筑牢安全墙。讲座结束后,居民还就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医生咨询。
正是有这样专业人员的加入,才让渝北区健康科普工作蓬勃开展。在工作中,渝北区合理统筹区内资源,不断扩充健康科普工作人员队伍,挑选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健康科普宣传热情高的人员组建专群结合的健康科普联络员队伍、健康科普讲师团队伍、健康科普志愿者队伍,将各类健康科普队伍纳入健康科普网格中。加强对健康科普队伍的培训力度,根据居民对健康科普服务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库,定期组织队伍参与培训,丰富培训的方式和内容,提升队伍的业务素质水平。同时注意保持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吸纳新鲜力量参与健康科普工作。
(四)丰富健康科普活动,提升健康科普工作成效
为号召辖区居民关爱儿童健康,特别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2019 年 3 月上旬的一天,渝北区龙塔街道在紫荆路社区举办关爱儿童听力健康科普知识讲座,让辖区居民了解如何防止噪声“偷走”儿童听力健康。应邀而来的专业人士从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玩具入手,讲解了不同玩具所发出的噪声分贝,并指出儿童、青少年随处都可能受到噪声伤害。随后,就预防噪声伤害,主讲人指出,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一定要注意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健康,玩具发出的声音要控制在 70 分贝以下。对于带音量控制器的玩具,使用中要保证音量设在最低档。对于有噪音的玩具,要把制造噪音的功能禁用,或者控制这类玩具在户外的使用。在孩子玩电子游戏或者使用立体声设备时,要控制时间。此外,要让孩子多吃粗粮和鱼、肉、 蛋、乳等富含 B 族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品,防止听力下降。“平时我们都喜欢给孩子玩声音很大的玩具,家里电视的声音也开得大,没想到已经对孩子的听力健康造成了危害。听了社区的这堂课才了解到了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东西,我一定要回去给家里人说,不能让孩子再受伤害了。”课后,科普学员刘大姐跟身边的学员交流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针对当前健康知识普及方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成效不明显等特点,渝北区推出了一系列健康知识科普活动。依托爱眼日、爱耳日、慢性病防治日、睡眠日、艾滋病日等,通过摆摊设点方式,在社区、学校、公共场合等人流密集地区开展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扩大覆盖面;在渝北区主要媒体开设知识专栏,邀请市级专家组建“渝北健康教育讲师团”,每季度定期开展 1 次大型健康宣讲活动—“健康大讲堂”;组织开展登山、健步走、慢跑、门球等健身运动,培养群众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区内组织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通过以赛促学,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五)建立网格健康科普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成绩
渝北区不断建立健全健康科普工作制度,通过座谈会、汇报会和分析调研会等形式,定期交流健康科普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帮,确保网格化健康科普深入开展。
二、成效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18年,渝北区获得了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 控烟履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健康教育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全市一等奖 7 个。
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现在我们都特别喜欢出去运动,不再愿意打麻将。”说话的是家住空港新城的居民王悦珊。王悦珊表示,这几年,随着“健康科普进网格”工作的不断推进,她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以前,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她都在家宅着或找朋友打麻将。如今,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前往家附近的健身房运动排汗,周末也会约上朋友一起爬山、游泳。如今,像王悦珊这样的人在渝北越来越多。在渝北各个公园, 每天早晨或傍晚,都会看到在公园里锻炼的居民,大家通过锻炼身体不断增强体魄;在公共场合,抽烟的人群明显减少;此外,许多居民纷纷以步行代替坐车上班。
(二)各种健身活动比赛此起彼伏,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现在我们这里真的好热闹哦,定期都有活动,我们觉得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了。”说话的是仙桃街道居民陈大海。陈大海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喜欢看各种体育赛事。但是以前,他只能前往渝中、江北等地看。近两年来,渝北也举办了许多体育赛事,让他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得益于健康知识的普及,渝北区健身事业不断发展,许多重大体育赛事在渝北举行,中拳王争霸赛、少年足球赛、柔力球比赛、少年排球赛等,这让陈大海这样的体育爱好者十分欣慰。
(三)慢性病防治取得重大成效,各种慢性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多亏了社区给我普及了脂肪肝的危害,让我及时醒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现在脂肪肝已经减了不少了。”家住渝北区宝圣湖街道的居民吴兆宇回忆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喜欢高糖、高热量食物的人,平时也不怎么运动,久而久之就有了脂肪肝。一开始,他对脂肪肝不以为意,直到参加了社区举办的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才知道脂肪肝可能会引发肝硬化。随后,吴兆宇立即加入了减脂健身的行列。通过半年的努力,吴兆宇的脂肪肝已经从重度变为了轻度。得益于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人群的选择,通过戒烟戒酒、减少油脂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全区“三高”人群数量不断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体会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意识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未来的日子中,渝北区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三级健康科普网络,针对当前健康科普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多层次人员培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辖区群众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