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公筷分餐 兴新食尚

——全民营养周活动系列文章(七)
来源:公卫所(营养食品)     发布日期:2021-05-24


分餐制的历史由来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分餐制也是中华民族的饮食传统。我国分餐制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原始社会, 贫乏的物质资源决定了人们必须递守财物共同占有、平均分配的原则。众人获取的食物,平均分配后才可食用。这就是我们分餐制最原始的开端和缘由。早在周秦汉晋时代,就已实行分餐制了。从出土的汉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均可见到席地而坐、 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即便只有两人,也是分案而食。

分餐制向合餐制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两种饮食方式是并存的。从唐代开始,少数民族的椅凳传入中原,当时叫“胡床”、“胡坐”餐桌腿、椅腿全都变高了,围桌就餐的形式开始普及。但此后的民间亲友欢聚,有时还采用“分餐”的办法。北宋何远的《春渚纪闻》记载过“邻人小席”,各菜都由侍从分到每个盘里。在宋朝时合餐制开始普及,直至明朝,众人合吃的“会食制”才完全取代“分餐制”,并在圆桌上产生了长幼尊卑、主宾副陪的又一种饮食文化。

image.png

宋人十八学士图轴

 

分餐制的好处

l  便于控制摄入总热量;

l  便于控制摄入食品数量、品种,做到营养均衡;

l  便于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的营养管理;

l  减少疾病传染可能性;

l  减少铺张浪费。

 image.png


新习惯如何养成

1. 在家吃饭,公勺公筷用起来

家里的当日掌厨人可根据家庭成员成人和儿童的体重和活动强度,大体学习和了解一餐食量和膳食结构优劣,合理搭配主食和菜肴,定量分配安排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如果较难实现个体化搭配,可以每个菜肴备公筷或公勺,减少相互之间饭菜、手、唾液等的接触。家有儿童,最好采用分餐,从小养成一人一份的好习惯,量化膳食、平衡膳食,保障营养充足和孩子成长。家有病人,特别是有传染性的生病期间,应绝对一人一份,分餐吃饭,禁止相互夹菜和共用碗筷。

2. 餐馆吃饭,分餐份餐

在外就餐或聚餐,份餐最好,这样量入为出、简单明了,不会吃多也不浪费食物。也可以实行公筷公勺,把吃饭当做一种自律自主膳食行为,杜绝同器具分享,杜绝混吃、夹菜、共碗、共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