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英雄回家!”3月27日下午5时10分,在石柱河源下道收费口,4名身着统一卫生应急服的队员依次下了车,他们是重庆市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由湖北荆门平安返渝。
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1月31日,重庆派出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疾控队伍奔赴湖北荆门,援助当地开展新冠肺炎病例实验室检测工作。
战斗当天打响
凌晨2点才走出实验室
作为队长,黄为说,抵达荆门当晚,战斗就打响了。当天,荆门市疾控中心接收了200余份病例标本,当黄为得知该中心检验科仅有4名女性检验人员仍在加班检测后,顾不上疲惫,他和彭靖尧一头扎进实验室,直到次日凌晨2点才走出实验室。
虽然核酸检测不需要直接面对患者,他们却是离病毒最近的人。“说不准手里拿的哪份标本就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黄为说,所以个人防护标准是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这就意味着每次进入实验室5个小时不吃不喝,等他从实验室出来时,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面罩也勒出深深的印记,体力严重透支。
“荆门疾控的工作人员都很照顾我们,”黄为说,有一次他进入实验室已经超过5个小时,这时,对讲机响了:“黄老师,你要不要撤出来?身体吃得消吗?”聚精会神的黄为一心想把手里的检测做完,“我等会出来”,又过了几分钟,“黄老师,你撤出来吧,我进来替你。”对讲机这头是浓浓的担心。
事实上,在荆门,生活物资比较紧缺,为了改善疾控队员们的伙食,当地疾控工作人员就从家中拿来锅、蔬菜,给他们开小灶。“我们早已结下深厚的战友情。”黄为说。
每日检测800人份以上
提升当地实验室检测能力
当天一早,荆门当地就有不少群众守候在路边,等着为白衣勇士送行。
“说不感动是假的,出征时还是寒冬,如今已春暖花开,我们把安全的荆门还给你们了!”队员彭靖尧坦言,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心理压力很大,一旦手中拿到标本,精力就要高度集中,每次检测结果出来前,都需要反复地核对数据,因为每个结果都决定了该患者以及与该患者近期接触过的人的命运。
2月2日,核酸检测工作站迎来紧缺的新设备,由于设备重达200斤,彭靖尧、宗华等人还当起了临时搬运工,并配合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实现从病毒核酸提取到PCR扩增的全流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标本检测效率。
让彭靖尧最难忘的还是3月2日,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党委批准,他与来自永川区疾控中心的张毅火线入党。
据统计,在荆门市连续奋战的57天中,队员们累计检测新冠肺炎标本16549份,占当地疾控机构检测量的70%以上,同时,医疗队将重庆的先进经验带到荆门,引入排枪加样,开创性使用试管架8联排排样清样,荆门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从之前每日检测最高约300人份,到现在每日检测达800人份以上,大大提升了荆门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为进一步增强荆门市疾控系统抗击疫情的能力,为当地培养一支不走的公共卫生队伍,他们还为荆门市300余名疾控人员开展了实验室检测技能专题培训。
家人是他们内心的软肋
57天里,疾控队员们以实验室为战场,以试剂盒为武器,用一双“火眼金睛”让病毒无处遁形。
57天里,家人是他们内心的软肋,也是他们最深的牵挂。
“我走的时候,儿子才9个月,只会爬。”黄为的妻子是新桥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有一天,她收治了一名患者,第二天CT显示该患者肺部有问题,黄为当即让妻子不要再回家,就住在了医院。“妻子还在喂奶,那几天只能挤了奶,开车送回来,连车都不敢下。”那几天,远在荆门的黄为万分焦急,幸好后来该患者排除了新冠肺炎。“我回家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去抱抱儿子,看他还认识爸爸不,还有妻子,她辛苦了。”
彭靖尧的女儿也只有1岁多,“我走了两个月,突然发现她长大了,会走路了,还主动要求戴口罩,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说起小棉袄,彭靖尧满心甜蜜,“回去我要亲亲她,想她了。”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