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自1974年以来,通过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每分钟能挽救6条生命
疫苗可预防30多种威胁生命的疾病
过去50年,疫苗至少拯救了约1.54亿人的生命。疫苗接种使婴儿死亡率降低了40%,当今儿童存活至1岁及以上的百分比高于人类历史上任何阶段,仅麻疹疫苗就挽救了其中60%儿童的生命。
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儿童疫苗接种工作;1986年,全国实施“四苗防六病”的儿童免疫策略;2002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7年,进一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在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报告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不仅预防了大量免疫规划针对疾病感染、发病、重症和死亡,减轻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而且最大程度确保了免疫服务公平可及,产生了巨大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不同阶段预防接种的不懈努力,自1994 年后我国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2000 年实现无本土脊灰目标;2006 年后无白喉病例报告;5 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 1992 年的 9.9% 降至 2014 年的 0.3%,减少了 97% 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通过实施儿童免疫规划,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
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年龄段的人得到保护,最近的疟疾、HPV、霍乱、登革热、脑膜炎、埃博拉和天花疫苗都反映了疫苗开发和供应方面的巨大科学进步,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免疫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从而更好地防控疫苗可预防疾病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尽管疫苗接种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全球仍有数百万儿童未接种疫苗。2023年,全球就有2200儿童漏种第一剂麻疹疫苗,由于疫苗覆盖率的差距,麻疹正在死灰复燃。
为增强对疫苗接种的认识,促进接种疫苗以保护各年龄人群免患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世界免疫周”。2025年世界免疫周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免疫服务,我们可以做到”,努力确保更多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及其社区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威胁。
重庆市疾控中心将推出系列科普文章,在这个4月带领大家认识疫苗、走进疫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接种疫苗,为全生命周期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