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科研培训 > 培训交流

【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疫情防控实践心得——疾控预备兵 斗志正昂扬

来源:科技信息处     发布日期:2022-10-12

2021年11月2日,据市卫健委发布“11月2日0—24时,重庆市报告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2例”,消息传来,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规培学习生活,也拉开了重庆市新一次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序幕。战役已经打响,作为重庆市首批疾控中心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此时正是我们这些“预备兵”将平日培训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的时候。

在市疾控中心领导的组织调度下,培训班全体学员于11月5日参加了动员会议,听取了疫情防控简报并自愿签署请愿书,我们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任务,战在一线,干在实处,发挥自身专业知识能力,成为防控一线重要的支援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市疾控中心安排,我与其他5名学员参加到渝中区疾控支援小组中,并于5日当天下午正式出发前往渝中区疾控中心支援。

初到渝中区疾控,中心领导和老师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支援人员,并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了辖区内的防疫工作情况,在提到中心的老师们都是连续几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甚至都少有合眼的时间时,我们也备受鼓舞,深刻认识到防疫工作的艰辛。然而,疫情就是命令,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全组均被临时分到现有的各个工作小组中,熟悉所在小组的工作安排和涉及的相关防疫政策方案,从参观学习逐步转为实践工作,在来中心一天后,我被正式分入由渝中区疾控传防科张科科长带领的流调第七小组,主要负责本辖区内次密接触者的电话调查、转运安排、相关记录文件或函件的撰写与回复工作,同时也作为流调小组成员参与现场调查。

在经过为期一周紧张繁忙的防疫工作后,全市疫情已取得较好的控制,各病例、密接、次密接均被纳入隔离管理,做到“应检尽检快检,应管尽管快隔,应隔尽隔快隔”,涉疫区域累计开展核酸检测379.9万人,结果均为阴性,连续5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全市正式转入常态化防控工作,也意味着此次抗疫阻击战的圆满成功。

1665560579680406.png

然而,在此次抗疫期间,也暴露出目前新冠防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一线人力资源储备较为缺乏,由于此次疫情反弹的突发性,疫情初期,各区县疾控中心面对大量可疑的密接、次密接的流调工作以及相关信息的整理、传递工作,人力资源明显不足,虽及时召集社区工作人员作为临时支援,但由于情况紧急,缺少细致全面的相关工作培训,支援人员在流调过程和收集资料的整理发送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例如信息填报错误、收复函件写作格式不规范等。其次,由于信息化条件,全市各区县间信息共享不足,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沟通,例如在对行动轨迹跨多区的密接开展流调隔离转运工作时,由于来函上的信息不足,本区的相关工作难以开展,经常需要电话从一个区转另一个区进行咨询,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在工作过程中缺少一份全面细致的防控工作标准操作规范,这就导致了在疫情初期各区县的一些重要防控措施政策不统一,隔离管理较为混乱,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市内重点地区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做好平时相关工作培训。2.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疫情防控网络化平台,做好病例、密接、次密接信息档案,让一线人员可以直接在同一网络系统中填报、查询相关资料。3.编写细致全面的新冠疫情防控标准操作规范,不仅是全市有,各区县疾控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写适应本区的标准操作规范,做到有总纲,也有特异。

本次支援工作,既是对我们规培学员自身专业知识积累和技术操作能力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中,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锻炼自己,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争取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重庆市2021级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重庆市疾控中心  张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