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2023年2月22日,作为2022级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根据市疾控的统一安排部署,来到应急办进行为期3个月的轮转培训。这个科室也是我自己的第一选择,我很珍惜这个机会,能实际接触到应急管理工作,为将来回到原单位应急办工作打下基础。
来到科室,主任首先向我介绍了应急办的工作职责,同时带我梳理了出科的学习计划。科室为我们规培生安排的学习计划非常有条理,紧扣科室职责,一是学习追踪国家、市级相关预案,更新预案体系;二是学习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与应急保障,组织制定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计划并督导落实;三是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报告撰写;四是熟悉应急能力评估及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制定,掌握桌面演练、功能性演练以及全方位演练等主要演练类型的相关技术;五是熟悉卫生应急队伍值守及派遣的流程与原则;六是掌握现场调查和处置程序和工作内容,熟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
这次的培训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信息周报的撰写》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是我进科室轮转之后接下的第一个任务,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经历。这项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科室之前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但当时忙于抗击疫情,一直未能启动。我接手之后,科室老师给了我《某省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公共卫生事件每日媒体信息快报》等资料进行参考,并针对写作资料来源、写作内容筛选、数据排列逻辑等对我进行了示教,鼓励我大胆发挥。第一期周报的定稿过程及其曲折,我们尝试过按照病种分类逻辑写作、尝试过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逻辑写作,最终通过层层审核、综合各方建议,采用国际、国内、市内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写作,整个定稿过程花了一个半月。
周报的信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数据必须及时、准确。为此,我养成了每天追踪公共卫生信息的习惯。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美国疾控中心官网、欧洲疾控中心官网、GISAID数据库、《柳叶刀》、《自然》、《科学》、国家卫健委官网、中国疾控中心平台、各地各单位权威发布和权威媒体报道等等,都是周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我追踪更新的主要目标。
通过周报的持续写作,我明显感到自己不局限于单方面接受知识,而是学会了带着问题去深入的挖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扩展了公共卫生视野,是一段珍贵的培训经验。
二、理论结合应急战备
在应急办的三个月中,我有幸参与了两次大型的应急队伍磨合、演练、备战工作。
第一次是在2023年3月2日,由市疾控中心组织国家(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重庆)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重庆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的多名队员开展了应急装备磨合专项训练。实训中,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装备的复杂程度,有的放矢、深入浅出的从装备性能、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维护保养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排除等多方面进行了专业性的介绍。在这次装备磨合训练中,我们学习热情高涨,对负压帐篷系统展开、设备使用、回收以及无人机、消杀设备的操作都有了深刻印象。通过本次训练,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卫生应急队伍的人装结合水平。
第二次是在3月21日至23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举办了2023年重庆-四川卫生应急队伍联合演练。市疾控中心作为重要的参演单位之一,承担了侦测无人机对受灾场镇的地形地貌等进行空中侦测、在移动理化检测平台开展“灾区”水质检测、履带式消杀机器人进入受灾场镇开展入户消杀、极飞消杀无人机对场镇实施空中消杀作业等多个演练科目。演练过程中,我看到队员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虽然并没有亲身操作,但是也深受鼓舞。未来我也将认真总结此次演练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工作岗位,为共建应急机制,共育应急队伍出一份力。
三、不足与计划
经过这三个月的学习,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在理论基础方面,对国外权威机构、组织的信息关注度不够,重要信息较为依赖二次翻译;在应急处置方面,对现行应急预案(尤其是不同类型事件的针对性预案)熟悉度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完全依据预案进行;在工作进取心方面,有点安于现状,例如科研能力在毕业之后没有再主动学习提高。
针对上述不足,今后我将保持对国外权威机构、组织、权威期刊杂志的关注度,提高信息接收转化的敏锐度。对现行应急预案(尤其是不同类型事件的针对性预案)进一步熟悉,如有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操作之处,抓住机会讨论、提议、修订。同时,工作之余保持自我进修,多问多学,长足进步,不负时光。
作者:重庆市2022级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