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动态信息 > 基层动态

【慢病示范区建设】主动作为建环境 全民健康有保障 —— 渝北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案例分享

来源:重庆市渝北区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3-11-10

前言:重庆市已经建成2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个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目前有8个区县未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逐步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慢性病防控气氛,充分体现了“健康融入万策”。《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集》编委会挑选部分区县示范区建设的典型案例, 通过重庆疾控编发,期望能总结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经验,推广应用成熟的做法,有利于各地探索适宜本区的慢性病防控模式与措施。

         ————————————

“现在渝北区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越来越多了,最近又新增加了健康一条街,在公园配置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设施,这些都是近年来渝北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系列工程。”渝北区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在介绍近年来渝北区政府与部门主动作为,建设健康环境的情况。健康环境关系到每个人,关系到全社会,不仅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涉及到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各方主动作为,齐心协力,持续推进了全民健身场馆和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创建了一批健康学校、单位、社区、家庭、食堂、餐厅等健康示范单元,为辖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健康氛围。

一、具体做法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image.png

辖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区政府高屋建瓴,将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工作纳入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并将普及AED使用、推广培训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部门及镇街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强化职能职责,明确创建任务,明确部门和镇街的职责任务。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及联络员会议,议定重大事项,研判和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四是政府全力提供、保障创建经费。以综合措施为导向,提供充足财政保障,严保经费专款专用;同时,为确保各项经费用到实处,各单位加强内控,并接受区财政局专项审计。五是激励惩罚并存,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区政府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将支持性环境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内容,由区政府办牵头,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并会同区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六是强调规划,总体布局。为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渝北区委、区政府将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纳入了民生实事。

(二)强化设施建设,营造健康环境

一是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建设,数量逐年增加。大力开展健康细胞、健康单元建设,将健康元素不断融入社会各个角落。区卫生健康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以及各镇街等多部门合作,在全区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并在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培训以及各种群体性健身活动,营造良好健康氛围。由区教委牵头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酒店)建设,各镇街牵头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建设。

二是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逐年增加。大力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不断增添健康生活的氛围。区卫生健康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体育中心等部门和相关镇街合作,按照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标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辖区内积极推进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等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工作。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数量逐年增加。

image.png

(三)打造健康自助检测点,为群众提供方便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

在各镇街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分别设置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配备电子血压测量仪、电子身高体重秤、腰围测量尺等健康工具,对控油壶、限盐勺、BMI转盘、膳食宝塔等进行直观展示,印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咨询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指导。鼓励患者及社区居民随时前来自助检测,并由值守医务人员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image.png

(四)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

一是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打造了221个农体工程、5919件健身路径,新建了44个市级社区健身点。全区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面积达2280421.55平方米,免费开放率达100%,实现了村社健身器材全覆盖,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二是出台相关政策,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2015年11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渝北府办发〔2015〕69号),全区各镇街的登山步道、全民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健身广场等所有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各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在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进行免费开放。区体育馆除区内举办或承办的重大活动占用的时间以外,每天上午8时—12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每天12时—18时实行低收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时,区体育馆利用公示栏和各学校张贴《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制度》对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开放事项的主要内容、时间、注意事项进行了公告。三是广泛开展工间操活动,要求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同时举办了迎春登山比赛、第四届武术比赛等数百余次规模性的群体活动。通过各行各业多种活动开展,有效推动全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正常需求。

image.png

(五)建设无烟环境,降低人群吸烟率

一是依托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文明城区及巩固复审等重点工作,将控烟工作纳入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方案》《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方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方案》《全国文明城区复审工作方案》等政策,将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及复评、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复评、健康教育与控烟工作整合,大力推进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禁烟。二是区工商分局出台相关文件并开展烟草广告专项检查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发布烟草广告。三是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健康机构、无烟学校。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落实控烟制度。四是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均开设戒烟门诊,开展戒烟技术培训,制定戒烟门诊制度、戒烟工作流程及咨询电话,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

二、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病综合防控机制

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健康环境建设,全区的慢病防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主抓,各部门、镇街一把手将慢性病防控纳入重要民生工程协作推进,全区慢性病防控形成了“一盘棋”工作格局,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成效明显。

(二)发挥联动合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取得突破

打造中央公园等3个健康主题公园和步道,打造融创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全区各类示范单元从2012年26个增加到163个,开展自助健康监测的社区覆盖率从6.3%增加到35%;建成全民健身中心1个,农体工程22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0.9平方米提高到2.24平方米,均免费向居民开放,全民参与体育健身、健步走等活动的便捷可及性大大提高,健康环境助力全民健康成效显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工作,购买了35台AED安装在机场、车站、中央公园等公共场所。

(三)居民健康行为不断养成,健康效应逐步显现

几年来,健康教育与促进覆盖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工地等重点场所人群,主动参与社区健康自主管理活动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日渐增多,增强了大众健康防护知识和技能,影响居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正在良性改变。统计数据显示:全区群众食盐摄入量比2012年降低13.19%,食用油摄入量比2012年降低40.4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由2012年25%提高到50.5%,开展工间操活动单位从50%增加到86.75%,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比例长期保持在100%;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2.1%,18岁以上成年人吸烟率下降10%;糖尿病血糖控制率72.85%,比全市(59.20%)高18.74%;高血压血压控制率80.49%,比全市(60.40%)高24.96%;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2.82%,人均期望寿命从2012年的77.16岁提高到77.52岁。

三、体会

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通过支持性环境的建设,使居民朋友们在社区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普及全民健康理念,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积极作用。建设社区公园,精心打造市民身边的公共生活空间,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保障全民健康,既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用心办好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小事、好事、身边事”的生动体现。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