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动态信息 > 基层动态

【重庆市免疫规划高质量发展专栏】江津区做好四个“聚焦”,夯实免疫规划工作基础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5-01-15

 

 随着我国健康战略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免疫预防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江津区以提高信息化程度为核心手段,聚焦资金供给、阵地建设、接种安全和服务体验四大环节,不断提升免疫规划工作安全性、高效性、规范性。

1、聚焦“资金供给”,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经费保障

 一是区财政加大投入。江津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不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一次性投入800万用于加强预防接种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投入,除一次性经费安排外,区财政还每年拨付80万元经费专用于免疫规划日常工作开展。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倾斜。为提升各单位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单针次经费补助由原来8元提高到25元。

2、聚焦“阵地建设”,加强预防接种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从让医生工作更便捷,让群众更放心角度出发,江津区全区31个预防接种门诊、16家村级接种点、6家新生儿产科门诊、2家狂犬病门诊已全部完成数字化建设。二是打造市级预防接种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推进和加强接种人员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有效提升接种人员的操作技术、急救和公众沟通能力,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接种服务,江津区根据市卫健委要求,依托江津区疾控中心,于2024年成功创建覆盖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万盛等 11 个区的市级预防接种医生培训基地。

3、聚焦“接种安全”,加强疫苗和接种行为监督

一是严把“冷链关”,确保疫苗运输储存安全。江津区为确保疫苗储存和运输安全,一次性投入300万元用于全区冷链设备硬件更换,并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可24小时不断监测的疫苗冷链监测平台,实现了疫苗运输储存的全程有效温控。二是建立视频督导系统,监督接种行为。为规范医生接种操作,保障受种者和医生的合法权益,为医患纠纷提供可信依据,江津区依托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视频督导系统”,对接种医生接种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对儿童接种全过程进行视频留影。

4、聚焦“服务体验”,增进群众接种服务获得感

一是打通产科和预防接种门诊信息共享通道。为提高接种率,让家长少跑路,2018年江津区率先实现产科建档建证,全区接种档案共享的信息通道,实现了全区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变“盲管”为“直管”。二是推动疫苗移动端预约接种。为方便受种者少排队,2018年江津区率先在重庆市推广手机移动端预约接种,实现了疫苗接种从被动催种到主动预约,从“站着排”到“动手排”的真正便利。三是推进疫苗临床试验工作。2023年江津区疾控中心成立重庆市首批疫苗临床试验基地,为受种者率先获益于新疫苗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