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氏菌属的细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乙类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人患此病常因误诊误治而转成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牲畜饲养、交易、兽医等与牲畜有接触的重点人群为布病高危人群。
随着武隆区畜牧业的发展,部分乡镇先后发生布病疫情,为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布病防控力度,4月7日至14日区疾控中心在区畜牧部门、各乡镇政府及卫生院等单位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了布病监测现场工作。
此次布病监测根据疫情的发生及畜牧业发展情况,选择芙蓉街道、桐梓镇等16个乡镇(街道)为监测点。对监测点的饲养场、屠宰场、牲畜交易市场和畜产品加工厂、涉及牛羊肉餐饮等工作场所的兽医、饲养、放牧、接羔、育羔和牲畜交易、屠宰、皮毛、乳肉加工人员、餐饮等职业人群开展重点监测。
工作现场,区疾控中心及理疗机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布病检测采样流程规范操作,进行血液采集及信息登记,同时为监测对象详细介绍了布病的传播途径,急性期出现的症状及如何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醒各监测对象一旦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痛等可疑布病症状时及时就医,指导养殖户在与牲畜密切接触时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定期对牛羊圈进行消毒,做好相关防护工作。此次监测共抽取重点职业人群血清样品300余人份送检、培训布病防控知识3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
通过此次监测及防控技术培训,提高了武隆区养殖重点职业人群对布病的认识,增强了布病的防控意识,有效减少了布病传播的潜在风险,进一步筑牢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