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是第32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联合国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自1992年起在每年的11月14日举行宣传活动,呼吁人们关注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
202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糖尿病可能在患者身体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可以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人体患糖尿病时,机体会长期存在高血糖,进而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二、糖尿病有什么分类呢?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年龄轻,大多小于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服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由于生活方式改变有年轻化趋势;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三、2型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毫摩尔/升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毫摩尔/升或
3.糖耐量试验中,两小时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11.1毫摩尔/升
四、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糖尿病前期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不仅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果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糖负荷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7.8毫摩尔/升≤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称为糖耐量减低(IGT)。IFG和IGT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五、糖尿病有什么临床表现?
1.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高血糖会导致身体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 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消瘦。
3.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皮肤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碍;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等。以上并发症都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所以控制血糖在安全的范围是保证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的前提,只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有效杜绝并发症,糖尿病能活多久自己做主。
六、糖尿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根据疾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步:第一步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险因子的危害程度,防止发生糖耐量降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第二步预防是指预防糖耐量减低者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第三步预防是尽可能对糖尿病的早发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金字塔原理。按膳食指南吃饭,预防糖尿病。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油少盐,控糖限酒;拒绝暴饮暴食,盲目节食。
2.要增加活动量。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运转。每天走路30分钟: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3.关注血糖、预防肥胖。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血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肥胖与2型糖尿病发病以及心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要预防糖尿病首先就要预防肥胖症状,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一斤,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增加5%。
4.糖尿病前期的预防。
(1)生活方式干预:世界上有3个大型的预防糖尿病研究已经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中国的大庆研究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51%。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以使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
(2)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的进展,必要时还需要借助药物的帮助。2014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专家共识》对预防糖尿病给出了如下建议:对于前期人群,考虑使用 α-糖苷酶抑制剂进行干预,如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每天3次,每次50毫克拜唐平可以降低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且安全性高。对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推荐使用二甲双胍750~1700毫克/天,二甲双胍不耐受者,可以使用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
5. 控制血糖。糖尿病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可以控制好血糖。防控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包括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生,监测血糖筛查,饮食、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降糖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6.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要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患者要学习和应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医生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处理常见的糖尿病及其有关的问题。
7. 糖尿病患者健康随访管理。
(1)个体化管理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
(2)综合性管理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监测、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患者自我管理等综合性措施;
(3)连续性管理原则:对登记管理的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