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不只是“血压高一点”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一般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诊断标准。
它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持续损害血管,显著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疾病甚至眼底病变的风险。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高盐饮食,超重或肥胖, 缺乏运动,长期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遗传及年龄增长
二科学防控,从生活细节入手
1.少盐是关键
每人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警惕“隐形盐”:酱油、味精、咸菜、加工肉制品、零食中都可能含钠。
巧用替代调味:可以使用低钠富钾盐,配合带刻度的盐勺。
2. 控制体重,关注腰围
每减重10kg,血压可下降5~20mmHg。
健康标准:BMI<24kg/m²,男腰围<90cm,女腰围<85cm。
3. 优化饮食结构
多吃蔬果、全谷物、豆类、优质蛋白;
限制高糖食品、含糖饮料及饱和脂肪(如肥肉、油炸食品)。
4. 规律运动,血管更年轻
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结合力量训练:每周2次,增强代谢,辅助控压。
5. 彻底戒烟,限制饮酒
烟草和酒精都会直接刺激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说“不”才是真降压!
6. 管理情绪,放松身心
长期焦虑、抑郁、紧张会升高血压。保持积极乐观,可通过冥想、兴趣爱好、社交等方式调节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
7. 保证优质睡眠
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
三做好自我监测,掌握血压动态
1. 高血压患者家中量血压要牢记:
早晚各一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饮用咖啡、茶或运动;
每次测2~3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
初诊或血压不稳者连续测5~7天。
2.高危人群也要监测:
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嗜酒、年龄>55岁等,应定期测量血压。
普通成年人也应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早发现、早干预。
四合理用药,实现平稳控压
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药物治疗是关键。请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用药,优先选择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帮助血压平稳、风险更低。
健康小贴士
高血压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持续的健康习惯与科学管理。从今天起,关注血压,就是关爱你的心、脑、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