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预防“毒”从口入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是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近几天持续高温,空气中湿度增高,食物容易腐败,再加之苍蝇叮爬,污染食物,发生食物中毒的概率也大大增加。除了保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食物的选择、保存和烹调方法也是预防“毒”从口入的有效途径。
一、食物的选择
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腐败,营养价值下降,尤其以蔬菜水果最为明显。所以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之一。同时挑选食物可以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仔细辨别出厂日期和有效期,不吃过期的、无标识的、包装破损的食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另外,夏季饮水要特别注意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喝温开水。
夏天天气炎热,各种冷饮、冰淇淋成为人们心头所好。但是摄入大量的冷饮制品,稀释胃液,造成肠胃正常菌群紊乱,容易发生腹泻。故“冷饮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另外,要注意一些本身有毒的食物,如河豚、有毒的蘑菇、未成熟和发芽马铃薯、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鲜黄花菜和未熟的四季豆等。
二、食物的保存
日常做饭,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一不小心,就会吃一顿“细菌大餐”。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因为有些细菌可以耐低温,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实验表明,有些食品不可冷冻后再食用,如生姜。受冻的生姜在常温下化解时,会产生一种致癌物,不利于健康。一般的蔬菜、水果类食品,只需冷藏保鲜即可。
三、烹调处理食物的方法
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如果是用清水清洗,在清洗前要浸泡20至30分钟。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比如剩饭菜等。
生熟分开。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夏天,海鲜上市,鲜美诱人,但吃的时候也不能盲目图“鲜”。吃了半生不熟的海“鲜”,美了嘴,可苦了肠胃。所以吃海鲜时,应该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用开水焯、用醋拌和用酒醉的加工方法都是不安全的。像毛蚶、螺狮等某些水产品,体腔内都存留有霍乱弧菌、甲肝病毒等,如果加热不彻底,就会被人体吸收而致病。
夏季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虽然随时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但如果多多注意,从小处着眼,相信大家还是可以过一个安全放心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