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警惕“异宠”带来的传染病风险 | 守护健康,科学养宠

来源:传防所     发布日期:2025-03-27

近年来,饲养蜥蜴、仓鼠、鹦鹉、蜜袋鼯等“异宠”成为潮流。这些新奇的小生命为生活增添乐趣,但也潜藏健康风险:部分异宠可能携带人畜共患病原体,导致传染病发生。科学认识风险、做好防护,才能实现人与宠物的和谐共处。

一、警惕!异宠可能传播哪些疾病?

1.沙门氏菌感染常见宿主:龟类、蜥蜴、蛇等爬行动物。风险:接触宠物粪便或被污染的环境后未洗手,可能引发腹泻、发烧,严重时可致败血症。2022年美国疾控中心报告,多州因接触宠物龟暴发沙门氏菌疫情。

2.鹦鹉热(禽衣原体病)常见宿主:鹦鹉、鸽子等鸟类。风险:吸入含病原体的粉尘或羽毛碎屑,可导致高热、肺炎,重症需住院治疗。

3.猴痘与汉坦病毒宿主关联:啮齿类动物(如仓鼠、松鼠)可能携带病毒。传播途径:咬伤、抓伤或接触排泄物,可能引发发热、皮疹或出血热。

4.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常见于爬宠、啮齿类)、螨虫等,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威胁免疫力低下人群。

二、风险从何而来?三大传播途径需警惕

1.直接接触:抚摸宠物、清理笼舍时接触皮肤或黏膜。

2.间接传播:吸入空气中飘散的排泄物粉尘、羽毛碎屑。

3.媒介生物:宠物身上的跳蚤、蜱虫可能叮咬人类传播疾病。

三、科学防护指南:养宠≠冒险!

(一)购买前“三查”

查来源:选择合法养殖场,拒绝走私或野外捕获的动物。

查健康:要求商家提供检疫证明,观察宠物是否活跃、无异常分泌物。

查法规:确认物种是否属于保护动物或入侵物种(如鳄龟、巴西龟)。

(二)日常饲养“五做到”

勤洗手:接触宠物或清洁环境后,用肥皂水洗手20秒。

戴手套:清理粪便、消毒笼舍时规范佩戴手套和口罩。定期消毒:使用宠物专用消毒剂,避免84消毒剂等刺激性产品伤害动物。禁止“亲密接触”:避免亲吻宠物、共用餐具,孕妇、婴幼儿尽量减少接触。健康监测:发现宠物精神萎靡、腹泻时及时隔离并就医。

(三)特殊人群需谨慎

免疫力低下者、孕妇、婴幼儿应尽量避免接触异宠,如需饲养建议选择低风险物种(如人工繁殖多年的仓鼠品种)。

四、社会责任:拒绝盲目跟风,保护生态安全

1.不购买濒危野生动物,切断非法贸易链条。

2.不放生异宠,防止入侵物种破坏本地生态(如鳄龟威胁水域生物)。

3.发现异常疫情及时上报卫生健康部门,保护公共健康。

4.养宠是承诺,更是责任。

5.异宠不是“玩具”,它们的健康与人类安全息息相关。唯有科学饲养、敬畏自然,才能让这份独特的陪伴长久而温暖。

上一篇: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疫情,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