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动态信息 > 基层动态

【慢病示范区建设】打造特色“健康楼宇” 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渝中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案例分享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3-06-08

前言:重庆市已经建成2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个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目前有8个区县未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逐步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慢性病防控气氛,充分体现了“健康融入万策” 。《重庆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集》编委会挑选部分区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典型案例 , 通过重庆疾控平台编发,期望能总结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经验,推广应用成熟的做法,有利于各地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模式与措施。

-——-————

“听说没有,前两天我们这栋楼的一个高管加班猝死在办公室了。”“这事整栋楼都知道了,那个人很能干的,好可惜,娃儿才刚上小学。”“现在到处在宣传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为什么没有人来关心我们的健康呢?”几个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来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基本上都是退休的老年人,上班族我们接触不到啊!”这是困扰基层医生的问题。“那为什么你们不走出去为他们服务呢?我们的工作要转变思维!这部分人也许更愿意有人主动上门提供服务。现在国家搞健康城市建设,我们可以通过一栋一栋楼宇来做文章。”渝中区卫健委潘传波主任在社区听取工作汇报时指出。由此,拉开了渝中区关注职业人群健康,打造“健康楼宇”的序幕。 

一、主要做法 

楼宇经济是渝中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主要形态,全区有上千万产值的重点商务楼宇 103 栋,其中“亿元楼宇”20 栋左右。商务楼宇既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同时也是职业人群的集聚地,成为城市社会的一种基本单元。针对商务楼宇中大企业多、“白领”多的特点,渝中区开始探索以慢性病防控为切入点,与助推经济发展相融合,积极打造“健康楼宇”,服务职业人群健康,助推健康城市建设。 

(一)政府搭台,专业支持,企业行动 

区卫健委与上清寺街道联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健康楼宇”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召开工作布置会,研究布置“健康楼宇”建设任务,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医疗机构、专业公卫机构、物业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及职责。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领导、协调相关单位,制定及出台相关政策及方案,督导相关单位按照要求开展相应活动,总结工作经验;物业公司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楼宇的各个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健康楼宇”建设,做好工作协调;专业公卫机构负责为“健康楼宇”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开展督导与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负责职业人群中慢病患者、高危个体等的专业管理,建立相关工作档案,做好跟踪服务;市级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技术优势单位,提供疑难杂症诊疗服务。 

(二)清本底,明思路,建团队 

image.png

开展基线调查,明确需求导向。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点公卫项目为依托,对楼宇职业人群开展了妇女“两癌”、城市“五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筛查,做好基线数据调查与收集,掌握健康危害因素,分析人群健康状况与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如重庆谛威公司共有从业人员 131 人,平均年龄 36 岁,筛查出高脂血症 31 人、心血管异常 21 人、脂肪肝 15 人、妇科疾病患者 34 人。大多数长期静坐,缺少运动,工作压力大,健康知识较缺乏,但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开展基线调查,摸清了职业人群健康特点,为针对性干预奠定了基础。 

(三)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志愿者队伍 

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楼宇服务,建立了一支由市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医生组成的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对楼宇中的企业单位进行入户健康宣教,宣传内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健康知识等;动员职业人群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活动,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和健身竞赛等活动;每季度对楼宇企业开展一次禁烟督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健康志愿者队伍的医生还负责督促有慢性病高风险的企业员工每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此外,还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及医疗服务绿色通道,更加便捷地为职业人群服务。 

(四)建立“1+N”团队,提升服务品质 

image.png

“1”就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设立的首席健康服务员,“N”就是统筹整合的疾病防控、妇幼保健、牙防等专业公卫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和市级医院资源。渝中区以在重点商务楼宇专门设立的楼宇服务中心为平台,首席健康服务员每半个月在楼宇巡诊一次,收集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依据需求将任务分解给团队专业人员,由他们提供专业服务。这样就形成了楼宇物业、街道、卫生部门积极协调,公共卫生单位有力指导,市级医院充分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线实施的多层次、全方位楼宇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既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楼宇,又有坚实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 

(五)建设健康环境,助力持续发展人人行动,营造健康环境 

image.png

渝中区结合各楼宇实际,着力营造有利于人人参与健康行动的氛围。一是打造“健康楼道”,在楼道内设置健康提示语、步量尺,倡导“日行一万步,健康一辈子”。二是设置“健康宣传角”,以公司阅览室、健身室和内网为平台,投放各类宣传折页、书籍、海报及健康资讯,提供健康提示。三是设立健康自助检测点,配备血压计、身高体重计、体质指数盘等健康自测工具。四是推广工间操,完善健身设施,让久坐的人动起来。五是创建“健康食堂”,培训厨师并对配餐进行营养指导,增加低盐低脂菜品,提高合理膳食水平。 

(六)推行“五心”服务模式,为可持续发展助力 

在楼宇职业人群的健康干预中推行“CCEPI 五心”服务模式。第一个“C‘代表’concerned(关心)”:按照四季变化,提供不同的保健知识和保健用品,尤其是夏季利用中医药制成特色的清暑益气茶用于降温防暑,深受“白领”喜爱。第二个“C‘代表’careful(细心)”,以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办公模式等为切入点,以个体为单位,为每位有需求的人员定制私人体检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筛查,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管到底服务。“E‘代表’enthusiastic(热心)”,开通健康咨询热线,24 小时提供健康保健指导,积极联合楼宇物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活动,让“白领”们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享受运动的快乐。“P‘代表’patient(耐心)”,定期进行健康巡诊,对“白领”们不重视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进行反复多次、个体化的宣教,让他们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I‘代表’intimate(贴心)”,推出“午休康复”服务方式,医务人员放弃午休时间,为有需要的“白领”进行中医康复理疗。 

(七)“四大优势”服务,满足白领需求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突出服务的特色优势。一是提供“医务室”基本医疗优惠服务,免挂号费,治疗费打 9.5 折,药品“零利润”。二是提供医疗转介服务,预约市级医院专家门诊,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医生、病床。三是提供康复理疗服务,发挥中医骨科康复理疗特长,对“白领”人群常见的颈肩腰腿痛等进行治疗,并考虑“白领”工作时间,在早班前、下班后实行“错时”服务。四是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及“治未病”服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开展中医减肥、祛斑、失眠治疗、中药熏蒸等服务项目。 

二、成效 

(一)楼宇职业人群赢健康实惠 

据初步评估,2 栋试点楼宇内的 448 名“白领”人员,通过近 3 年的健康干预,BMI 超重和肥胖率由原来的 15.2% 下降至 10.8%,血压、血脂、血糖等异常者占比由原来的 28.5% 下降至 18.6%,每天坚持步行楼道者占比由原来的 10.1% 上升至 35.4%,66.5% 的“白领”改变了以前久坐不动的习惯,增加了运动次数。“你昨天走一万步没有?”“你们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没有?”这些话已经成了大家见面的问候语了。 

image.png

(二)楼宇企业赢发展环境 

健康服务为企业提供了配套服务,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健康素质,增强了企业吸引、稳定优秀人才的条件,逐渐成为渝中区招商引资、安商稳商的一大特色优势,“健康楼宇”也逐渐成为渝中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一张名片。与此同时,健康服务的进入增强了产业集聚度,渝中区坚持“一个总部就是一个集团”“一栋楼宇就是一个集群”理念,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带动打造八大服务业集聚区,将健康服务融入集聚区,完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优化老旧楼宇更新改造政策,400 家总部(重点)企业、103 栋重点楼宇税收贡献占比分别达 56% 和 49.8%,33 栋“税收亿元楼”平均税收达到 2.9 亿元。 

(三)社区卫生机构赢广阔舞台 

image.png

通过“健康楼宇”建设,社区卫生机构加快转变服务方式,培养锻炼了人员队伍,提升了服务能力,“白领”人群从最初对楼宇健康服务不屑、不信任逐步转变为主动寻求、信任依赖,凸显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优势,探索了深化医改、转型发展的好路子。 

(四)党和政府赢群众满意 

开展“健康楼宇”创建,把维护群众健康与城市建设发展相融合,充实了渝中区“10 分钟健康服务圈”的内涵,彰显了区委、区政府服务为民的理念,成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范例,受到《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三、体会 

(一)转变思维,以需求为导向 

通过“健康楼宇”建设,进一步规范健全了以专业公卫机构为核心、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为主体、健康志愿队伍为骨干、楼宇企业广泛参与的健康干预模式。预防和控制慢性病,适应当前社会城市化和人群市民化的发展现状,满足了职业人群的健康需求。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树立两大新思维:一是基线思维,先要摸清职业人群患慢性病的基本情况,下一步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 二是系统思维,慢性病防控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多方优势,运用政策、环境和资源综合措施,共同促进职业人群健康,不能“单兵突进”“各自为阵”。 

(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慢病防治关口前移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病的最佳武器,要着眼于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循序渐进地改善职业人群生活方式,促进膳食均衡营养,倡导合理运动健身,尤其应当关注高风险人群,控制疾病成因,真正做好“治未病”工作。 

(三)我健康,我作主 

立足职业人群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调动职业人群追求健康的积极性。群众是防控慢性病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要努力掀起人人参与、全民健康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