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夏季,草木茂盛,山水秀美,人们外出踏青、赏花露营等活动频繁。但野草灌木、树林中可能潜伏着蜱虫,因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已进入高发季节,游山玩水、赏花踏青,勿忘防范蜱叮咬!
一、蜱通常寄生在动物体表部位,可以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传染性疾病。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体表部位,吸饱血后虫体可膨胀如黄豆大小。
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目前已知的蜱能携带的人类病原体大约200种左右,被蜱虫叮咬可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可致命。其中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Q热、莱姆病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二、“发热伴”是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多数40岁以下年轻患者预后良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多数年轻患者预后良好,高龄、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于转为重症甚至死亡,应及时就医。
三、“发热伴”的传播途径包括蜱叮咬传播和接触传播。
1.媒介传播(蜱叮咬):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传播媒介,蜱叮咬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患者被蜱虫叮咬后皮下红肿(约2 cm × 2 cm)
2.直接接触传播:无有效防护下,接触患者及病死患者尸体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可导致感染发病。流行区猫、狗等宠物及羊、牛等家养动物是蜱的重要寄主,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四、“发热伴”人群普遍易感,在山区丘陵地区从事户外生产劳动的人群易于被蜱叮咬,感染风险较高。
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具有地区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和浙江等省份的山区、丘陵地区。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春夏季,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感染。在有疫情发生的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流行区农民发病占比最高,可达80%以上,发病风险与蜱叮咬的机会多少等因素密切相关。
五、预防“发热伴”要注意避免蜱叮咬。
1.减少暴露。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常温水清洗衣物并不能杀死蜱,可通过烘干或高温水清洗去除附着的蜱。
2.户外活动前防护。蜱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性,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异丙啶、柠檬桉树油(OLE)、对薄荷二醇(PMD)或2-十一烷酮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一般不推荐在3岁以下婴幼儿身上使用含有OLE或PMD的产品。
3.进入室内前检查蜱。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进入室内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六、被蜱叮咬后,不可用手拔取,要选择适当工具取出,并及时消毒处理。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要及时就医,治疗重点是早期识别重症和并发症,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