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麻风病,也被称为麻疯病或汉森病,在麻风防治的长期实践表明,该病不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性疾病,由于社会的偏见,麻风患者往往承受着精神和躯体上的双重痛苦,事实上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
一、麻风病:一个被误解的疾病
尽管现在麻风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历史的阴影和误解仍然笼罩在许多人的心头。许多人误以为麻风病是无法治愈的,患者会终身残疾且极具传染性,因而对麻风患者避之不及。这些误解导致了社会对麻风患者的偏见和歧视,让他们在治愈后仍难以融入社会,面临就业、教育、婚姻等方面的重重障碍。
二、消除偏见,从了解开始
麻风病并非不可治愈,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对于减轻组织损伤、延缓病情发展及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重新融入社会。对于普通人而言,麻风亦无需过度恐慌,因为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具有天然免疫力,这也是为什么麻风病并没有大规模流行的原因之一。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种疫苗以及避免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等预防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将麻风病的风险降至最低。
麻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的漠视和偏见,当我们不再惧怕麻风、不再歧视受到麻风影响的人,我们才能离没有麻风的理想世界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