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帮助

  • 1
  • 2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健康教育 > 疾病检索

刚地弓形虫病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0-06-22

简称:弓形虫病

法定传染病类型:非法定传染病

感染类型:原虫感染

概述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孕妇受染后,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致畸严重,其危险性较未感染孕妇大10倍、影响优生,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本病与艾滋病(AIDS)的关系亦密切。

临床表现

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均以隐性感染为多见。临床症状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潜在病灶活化所致。

1.先天性弓形虫病

妇女在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后多数可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一般婴幼儿期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当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时,儿童期可呈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成人期可出现视网膜脉络炎等。妇女妊娠期初期感染弓形虫后少数可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者畸形,妊娠中晚期感染弓形虫可造成胎儿出生后有脑、眼、肝、心、肺等部位的病变或者畸形。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免疫功能正常者获得性感染弓形虫病后,多数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为隐性感染。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弓形虫可侵犯人体各个器官而引起相应严重临床表现,如弓形虫脑病、弓形虫眼病、弓形虫肝病、弓形虫心肌心包炎、弓形虫肺炎等。

传染源

随粪便排出弓形虫卵囊的猫科动物是最重要传染源,其次为感染弓形虫的其他哺乳类动物、鸟类等温血动物。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故感染的母亲也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是指经母体胎盘感染胎儿;获得性弓形虫感染是指经人体消化道黏膜、损伤皮肤、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

潜伏期

因本病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潜伏期不明确。

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尤其是胎儿、婴幼儿、饲养或接触猫犬等宠物者、动物饲养员、屠宰工以及各种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

流行特征

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感染相当普遍,多属隐性感染。全国人畜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协作组(1983~1986年)采用IHA方法调查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41个县的81968名居民,结果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0.33%-11.79%,平均阳性率为5.16%。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查(2001-2004年)报告,采用ELISA方法在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检测47444人,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79%-16.81%,平均阳性率为7.88%,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治疗和预防

治疗:对急性期患者应及时治疗,但至今尚无特效药物。乙胺嘧啶、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对增殖阶段弓形虫有抑制作用。这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对孕妇感染的首选药物是螺旋霉素。

预防: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监测和隔离;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和肉类食品卫生检疫制度;教育群中国不吃生或半生的肉、蛋和奶制品;孕妇应避免与猫、猫粪和生肉接触并定期做弓形虫常规检查,以减少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上一篇:钩端螺旋体病
下一篇:钩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