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钩虫病,俗称“黄胖病”、“懒黄病”。
法定传染病类型
非法定传染病
感染类型
蠕虫感染
概述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 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 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
临床表现
1.早期可出现皮炎,多见于足趾或手指间,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瘙痒等感觉。可出现充血斑点或颗粒状丘疹,继而出现小出血点或小疱疹,继发感染后形成脓疮。
2.可出现咽喉发痒、阵发性咳嗽、咳痰、气喘、声嘶等呼吸系统症状,常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性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剧烈干咳、胸痛和哮喘。
3.多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黏液便或水样便,或上消化道出血,以柏油样便为主,婴儿感染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4.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智力减退、意识迟钝、知觉异常、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嗜吃生米、生豆、泥土等异嗜症。
5.血液系统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可出现皮肤黏膜苍白,以眼睑、口唇和牙床较明显,指甲有扁平甲及反甲现象,在重度感染者中多见。
传染源
钩虫感染者和钩虫病患者是本病传染源。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钩虫感染者比钩虫病患者作为传染病的意义更大。
传播途径
经土壤途径传播为主要方式,土壤内的丝状蚴可侵入人体手足等皮肤裸露部位引起感染;也可经食物途径传播,食物附带的丝状蚴通过口腔或食道黏膜感染人体;也可经垂直传播,通过胎盘侵入胎儿;也可通过乳汁感染胎儿。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1-2个月。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钩虫普遍易感。感染后虽可产生部分带虫免疫保护,但不足以阻止重复感染。由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人群与土壤接触机会不同,所以钩虫感染率有差别。
流行特征
钩虫感染与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温度25℃~30℃,湿度30%~50%的环境最适宜虫卵和幼虫发育。温度过高,丝状蚴活动增强,能量消耗加大,感染能力逐渐下降直至死亡。温度过低,也不适宜丝状蚴存活。春秋季为主要感染季节。此外,干燥和阳光直射也不利于丝状蚴存活,在干燥寒冷的冬季,丝状蚴容易死亡。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直接影响钩虫感染的范围和程度。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卫生厕所普及率低、直接使用粪便施肥的地区,一般都可能导致钩虫感染。
治疗和预防
治疗:可采用皮肤透热疗法;左旋咪唑硼酸乙醇溶液涂于皮肤可预防钩蚴感染,涂于皮炎处能快速止痒消肿。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此外,三本双脒及伊维菌素也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噻嘧啶对美洲钩虫的效果较差,但成人驱虫效果较好。
预防:包括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应结合农村改水改厕、环境美化、新能源建设等对粪便应采取无害化处理,以杀灭虫卵。应避免在旱地作物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以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个人防护包括不赤足下地作业,尤其避免在雨后赤足旱地劳作等,可显著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