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类型:病毒感染
概述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该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容易误诊。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albopictus) 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实验室内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
潜伏期和传染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
人群易感性
人对CHIKV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基孔肯雅热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非洲主要流行的国家为坦桑尼亚、南非、津巴布韦、扎伊尔、塞内加尔、安哥拉、尼日利亚、乌干达、罗得西亚、科摩罗、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马约特岛、塞舌尔及法属留尼旺岛等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有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2005-2007年本病在印度洋岛屿、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导致数百万人患病。
其中,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接近当地人口的40%;印度当年报告的疑似病例超过139万,部分地区的发病率超过45%。而法国和美国等非流行国家不断发现输入性病例。
人群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儿童发病较多。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
季节分布
本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季节分布主要与媒介的活动有关。
对非洲疫情的分析发现,基孔肯雅热的流行高峰一般呈循环性出现,经常间歇3~4年或更长时间后又反复发生疫情,这种情况可能与自然宿主灵长类动物间的病毒传播及动物的免疫状况有关。
输入性
凡有伊蚊存在地区,当伊蚊达到一定密度且自然条件适合时,如有CHIKV传入,就可能引起流行或暴发。
临床表现
急性期
1. 发热: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有的病人约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
2. 皮疹:80%的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疹间皮肤多为正常 ,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
3. 关节疼痛:发热同时,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关节痛多为游走性,随运动加剧,晨间较重。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关节积液少见。X线检查正常。
4.其他: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脑膜脑炎、肝功能损伤、心肌炎及皮肤黏膜出血。
恢复期
急性期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可完全恢复。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达数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
个别患者留有关节功能受损等后遗症。
治疗和预后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一般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采取防蚊隔离措施。
对症治疗
1.降温:对于高热病人应先采用物理降温。有明显出血症状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2.止痛: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3.脑膜脑炎的治疗:治疗要点主要为防治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压。
4.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者可进行康复治疗。
预防
基孔肯雅热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尽量就地治疗,以减少传播机会。患者在病毒血症期间,应予以防蚊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
(二)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中应有蚊帐、纱窗、纱门等防蚊设备。消灭蚊虫和清除蚊虫孳生地。
(三)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