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每天出门之前,都会打开天气预报看一下,今天的温度是多少?是否下雨?来判断是否需要增减衣服,是否需要带伞等。
一、什么是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提到,“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在这个定义中,“气候变化”特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变化。
如今,全球可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事实包括:全球变暖,北极海冰面积退缩,全球大范围的降水量变化,海水盐度变化、风场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等。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是?
其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变化。例如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通过影响粮食产量、淡水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公众健康所必需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
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哪些?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五、作为市民,我们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对于市民来说,养成低碳习惯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小妙招:
1.循环利用。购物使用环保袋,绿色时尚随身带;
2.低碳出行。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3.节约粮食。点菜要正好,剩菜要打包,光盘行动说到做到;
4.办公室节能。无纸办公效果好,双面打印省一省,电脑关机断电源;
5.省电。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人走点灯随手关,及时关闭电器电源;
6.省水。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淋浴时,收集预热的凉水,用于清洗衣物;
7.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8.共建美好家园。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不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不够买、不使用珍惜野生动植物制品。